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级甲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医院全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67号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67号
咨询电话 医院电话:010-68314466/88398866(总机);010-88322674(咨询)
特色科室 特色科室: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心,心律失常中心,内分泌与心血管代谢中心,肺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中心 展开>
特色科室 特色科室: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心,心律失常中心,内分泌与心血管代谢中心,肺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中心
医院简介:医院始建于1956年,2009年中央编办批复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形成“中心—医院”一体化格局。医院分为临床医疗区和预防研究区。临床医疗区(阜成门外院区),总用地面积5.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预防研究区(门头沟西山园区)总用地面积7.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目前为3.7万平方米,未来将达到9.2万平方米。医院设有36个病房,26个手术室(其中包含5个复合技术手术室),17个导管室,1521张编制床位数,实际开放床位数1291张。在职员工3571人,中高等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440人(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同时,配备有血管造影机、双源CT、核磁共振、PET-CT等与世界接轨的医疗科研设备。医院融入大量影像、网络和信息技术打造的可视化手术平台,便于术者在手术中随时掌握所需决策依据,为精细准确治疗提供保障,并为远程会诊、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手术室自动发衣系统、对接医嘱的智能药柜等的使用,改善了工作流程,以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提升医院管理效率,真正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数据化”全覆盖的现代化医院。医院科学合理地调整学科配置及规模,以整合医学为视角,坚持以心血管疾病防治为主,协调规划与发展相关重点学科。医院现有临床中心20个,涵盖心血管病内科、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实验技术平台以及心血管疾病相关疾病诊疗中心。 查看详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全部科室

妇产科
中医科
急诊科
康复医学科
核医学科
超声科
检验科
电生理科
药剂科
麻醉医学科
医学影像科
特需诊疗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荐医生

姚焰
姚焰 主任医师
擅长:
多年来致力于攻克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和器质性室速以及房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在本领域相对简单的室上速和房扑方面,主要侧重于外院失败的复杂疑难病例。
简介:
现任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心律失常一病区主任。姚焰,男,博士导师。1987年本科毕业,1999年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心律失常的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房扑动(房扑)以及心房颤动(房颤)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年度手术量均超过1000例,名列国际前茅,其中多数为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的各类复杂疑难或外院手术失败患者。多年来致力于攻克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和器质性室速以及房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在国际上最早开展以消融对被视为禁区的Brugada综合症室颤进行根治,取得重大突破。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导管消融根治方面,所完成的手术例数和成功率均居国际领先地位。经胸心内消融技术为国际领先。在各种特发性室速和心梗后室速、各种心肌病室速、束支折返性室速、先心病术后瘢痕性室速等领域均为国内最早和最大系列。完成的器质性室速例数占全院95%以上。是迄今唯一参与制定室速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指南的中国学者。根据对房颤机制的研究成果,独创了房颤的个体化线性消融术式,完成的例数占全院65%以上,其中高龄(70岁以上)及长期慢性房颤占全院总数90%,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做为核心专家进行演示。率先探索以迷走神经节改良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在本领域相对简单的室上速和房扑方面,主要侧重于外院失败的复杂疑难病例。近年来更首先提出了“全三维电生理”的理念和工作模式,极大地减少了患者在术中所接受的放射照射剂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由于在本领域的突出成就,成为首位和唯一在美、日、英、法、意、韩、印、泰等国家进行讲学和指导手术的中国学者,对数十名来自欧、日、东南亚和南亚的高级专科医生进行了提高培训,具有较广泛的国际声誉。承担多项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的研究项目和多个国际多中心研究。国内外几份学术刊物的主编和编委。多个国家级学术组织委员会成员,同时是全军心律失常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空军心脏病中心、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国内外多家医院名誉主任和客座教授。
吴永健
吴永健 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处理各种疑难和复杂冠心病(如左主干病变、钙化病变、CTO病变),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
简介:
现任冠心病中心副主任、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结构性心脏病一病区主任。吴永健,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内科学主任医师,北京海淀医院心内科主任,厦门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吴永健1965年8月出生在山东临沂,1983年考入山东大学医学院,1988年获得山东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同年就职于北京阜外医院开始做住院医师。1990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994年获得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在中德医学交流基金和DFG研究基金资助下在德国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工作,继续冠状动脉病理生理学研究和心血管临床技术训练。1998年8月完成整10年的大学后教育回到阜外医院做心内科主治医师。1999年升任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2004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吴永健出生在医学世家,挚爱医生职业。自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一线工作。在做住院医生和低年主治医生期间接受了严格完整的临床训练。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处理各种疑难和复杂冠心病,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近十余年他的冠脉介入治疗手术量每年都在1500例以上,而且大多数都是从各家医院转诊的高危复杂的患者,为国内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手术量最大的术者。擅长复杂病变(如左主干病变、钙化病变、CTO病变)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OCT、FFR、旋磨技术,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IVUS、OCT、FFR培训主要负责人,国家冠脉介入治疗培训基地负责人,中国旋磨俱乐部负责人,医学会冠脉介入治疗组成员。目前他与心脏外科医生通力协作开展复合杂交手术,具全国前列,为常规介入手术或搭桥手术高危和远期疗效差的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手段。面对急剧增加的冠心病介入的患者,他与多家兄弟医院协作,在努力打造“中国冠脉介入术后长期管理系统”,使患者手术出院后仍在主治医生的视线之内。该项目的一部分已进入科技部重大攻关计划。好大夫在线在冠心病领域他是全国点击率排名第一的心脏科医生。2000年至今,他曾帮助过全国100余家医院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此外,他还是我国最早开展不用开胸经导管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的专家之一,这是一项风险系数和难度指数极高的心脏介入技术,主要用于不能常规外科开胸的高危患者,在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的支持下,经过近几年的艰难探索,该项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为众多已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吴永健在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领域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省部级课题,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专项培育项目、科技部国际协作重大项目子课题,这些项目重点研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表观遗传机制,他所领导的团队成员在该领域也申请到多个项目。在心血管病临床研究领域先后承担了二次首都发展基金项目,一次首都特色重点项目,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和协调人,是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行业重大专项“CHINAPEACE”的子课题负责人,是NIH全球项目ISCHEMIA的中方共同负责人,是RESOLUTEDIABETES全国共同负责人。此外他还有多个自主项目,包括住院瓣膜病患者的全国调查、中国TAVI注册研究、冠脉杂交技术在左主干分叉病变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杂交手术中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冠脉介入术后长期管理模式的探索等。作为海淀医院心内科主任,他主持申请并实施海淀区心血管急症再优化项目及海淀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心血管疾病诊疗情况的调查。先后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文章100余篇,并获得过北京市、上海市、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多次在国际上最重要心脏病会议上发言并担任主持人。吴永健2001年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2008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到目前已有5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另有6名博士研究生在读,其中一名学生考取教育部联合培养项目,在美国进行一年半的科学研究和训练。三名学生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三名学生成功获得高校创新基金,一名同学获得协和青年基金。二位同学的论文先后在AHA和ESC会议口头交流,另有10人次以壁报形式在TCT、ESC、ACC、CIT、CHC等国际重要会议上交流,并获得优秀论文奖。吴永健还是西部之光项目的导师和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培训计划的导师。吴永健目前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脉介入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二岸医学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全国多个学会的副主任委员、常委或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中国循环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的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英国《HEART》杂志的通讯编委,及多家其他杂志的编委。除此之外,他还是北京市冠心病介入质控专家组成员,中央和山东省保健成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组成员。
杨跃进
杨跃进 主任医师
擅长:
他擅长冠心病的诊治和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心室重构的防治和心功能的保护;心血管病急症的救治和疑难病症的诊治;心力衰竭的防治;以及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的技术。
简介:
杨跃进,男,1958年3月生。1982年12月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9年9月在医科院协和医大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心内科进修,获Fellow证书;1997年7月至12月赴美国Stanford大学医院冠心病介入中心进修。1993年5月和1996年5月曾两次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1998年获得博导资格;200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7月起受聘于阜外医院心内科医疗副主任。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分管:医务处、医保办公室、行政后勤处。联系电话:88398265,传真:68313012。杨跃进教授作为中青年心内科专家,既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擅长冠心病的诊治和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心室重构的防治和心功能的保护;心血管病急症的救治和疑难病症的诊治;心力衰竭的防治;以及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的技术。针对心血管病领域里前沿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他曾负责主持和承担了医科院、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科技部“863”、“十五”攻关和公益基金分课题共10项。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整体和节段功能的方法及应用研究;率先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防治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并观察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在间质胶原重构中的调节作用;率先开展了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和异舒吉单用及合用的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对冠心病陈旧和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伴有左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存活心肌的检测和识别研究;率先开展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血管内皮功能及完整性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杨跃进教授已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医疗成就奖和全国优秀论文奖8项;并于1999年获得中国医学论坛报评选的美国赛克勒基金青年医师年度奖。已在国家级和国际级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50余篇。现兼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和老年病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青年奖的评审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医刊》、《中华老年心脏血管病杂志》、《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和《中国疑难病杂志》的编委、副总编;以及《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的审稿人。
马坚
马坚 主任医师
擅长:
经导管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治疗心律失常
简介:
现任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心律失常二病区副主任。在国内最早开展和参与经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律失常,一直坚持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始终亲自担任消融手术的术者。近5年来,每年手术量为1500例左右,至2015年底累积完成12000余例各种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手术,居国内个人例数第一。采用射频消融或冷冻球囊(国内最先)技术,治疗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进行射频消融,成功率始终保持国内最高水平,长期疗效得到国内同行和患者的一致认可,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进行手术演示转播。此外,每年对300多例复杂、罕见或国内其他医院消融失败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手术,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经验,担任历届“全国射频消融疑难病例会议”的手术队成员。在国内各省(区)的百余家医院帮助开展和带教示范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治疗手术。以第一作者或通迅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杂者发表论文近百篇。被评为2015年国家卫计委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优秀共产党员”。获2008年CIT理事会的“介入心脏病学推广普及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和2008年分获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研究和治疗学术贡献推广普及奖”和“心房颤动基础和临床研究杰出贡献奖”。2005年中华医学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杰出贡献奖。2004年和2005年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年北京科学技术二等奖。
乔树宾
乔树宾 主任医师
擅长: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附417例应用
简介:
现任冠心病中心主任,冠心病二病区主任。乔树宾,男,1961年5月出生,河北省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西安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3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河北省医院内科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1993起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副教授,1999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1999年批准为硕士生导师,培养硕士生3名;2003年为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在日本湘南镰仓综合病院,澳大利亚墨尔本Epworth&BoxHill医院和新加坡总医院SingporeHeartCenter研修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以后又在荷兰和加拿大进修冠心病介入诊治。从1983年开始从事大内科工作,1987年从事心内科至今,始终在临床一线,熟悉和掌握了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工作重点为冠心病的介入诊治,已完成千余例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独立应用介入治疗抢救急性心肌梗塞和心原性休克,并在该方面发表多篇论文。擅长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附417例应用。中国循环杂志,2002;17(suppl):12-14。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suppl):114-116)。指导多家医院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科研工作,承担“冠心病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课题的研究,2002年因“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第三作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补救性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获99年度院级临床医疗成果一等奖。完成“PTCA并发急性血管闭塞”的临床研究,获中国99`介入医学论坛优秀论文奖。先后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30余篇,参加专业书籍的编写10余部。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咨询 咨询
咨询
咨询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